首页 > 凯发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K8·凯发(国际)官方网站|今年中央拟为京津冀等6省份治霾投资15亿

发布时间:2025-03-10 17:34:12    次浏览

发改委20日发布的一则通知指出,就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雾霾综合治理工程,拟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5亿元。上述资金将惠及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西、山东等6个省份的治霾行动。今年重大环境治理中央拟投入35亿发改委昨天发布《关于组织申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201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的通知》。通知显示,2015年中央将至少安排80亿资金用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其中,今年首次单列的选项类别——重大环境治理工程将获中央投资35亿。该类别包括大气雾霾综合防治、秸秆综合利用、重金属污染治理、流域工业点源治理及清洁生产示范等多个方向的环境治理项目。此外,节能、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重大项目类,为45亿。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中的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类,则需评审后确定。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除个别项目外,上述工程中央投资都将采取“打捆下达”方式。这种方式不同于发改委直接将资金安排到项目,而是将具体项目的资金安排权限下放到省级发展改革委,由省级部门在报备基础上支配。中央拟为京津冀等6省市治霾投入15亿中央拟为重大环境治理工程安排的35亿资金中,用于大气雾霾综合防治工程的最多,达15亿。其次是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拟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亿元,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重点流域工业点源治理和清洁生产示范工程,均拟安排5亿元。其中,大气雾霾综合防治工程和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明确表示重点支持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特别是前者,特别要求仅限京津冀及周边6省市,后者还包括6省市外的黑龙江、西藏等地。自2013年环保部公开全国重点区域空气质量以来,京津冀的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一直远低于长三角、珠三角,与全国平均水平也相差甚远。另外,20日的通知还明确中央资金的投放标准,大气雾霾综合防治工程中,非电行业大气环境治理项目不能超过15%,单个项目最高补助不能超过3000万元,其余的单个项目不能超过1000万元。(完)【相关报道】北京市长:京津冀“治霾”将联合制定中长期规划新华网北京3月21日电(记者韩洁)北京市市长王安顺21日透露,京津冀将加快推动形成生态的共同体,下一步将联合制定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共同构建区域生态安全的体系。王安顺是在21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经济峰会上说这番话的。借助近年来一系列减霾、控车、减排、绿化等手段,2014年北京地区PM2.5浓度下降4%,但这一指标并未完成去年初北京市政府提出的下降5%左右的目标。“尽管这样一个目标还不理想,不尽如人意,但毕竟是向着下降的好的方向在发展。”王安顺在峰会上说,北京将通过深化与天津河北在生态环保领域的合作,更大力度治理雾霾。不久前,环境保护部公布的2014年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10位城市中,京津冀占据8席。王安顺坦言,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形势严峻特别是人均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严重,雾霾天气时有发生。“这些都时刻地提醒我们加大区域的生态保护和建设迫在眉睫。”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指出,在大气污染治理问题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能否打破区域阻碍,实现联合治理雾霾是关键。民建中央甚至递交了一份《关于京津冀联防联治破解大气污染难题的提案》,呼吁尽快出台京津冀区域性环境规划。“我们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区域生态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标本兼治,区域统筹持续推进。”王安顺表示,下一步北京将继续实施环首都国家工业体系建设等一系列区域生态建设工程,建立和完善区域生态的补偿机制等长效制度,与周边地区同向发力治理和建设区域生态,努力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